Friday, December 20, 2019

智能手環的數據有多可靠?



Fitbit 這些運動智能手環近年深受熱愛運動和注意健康人士歡迎,既時髦之餘又能自動記錄運動時間、路線、卡路裡消耗等個人運動資料,有助隨時了解自己的體能狀態,實在非常方便。

但你清楚知道這些產品的准確度如何嗎?最近就有研究告訴我們那些數據才是可靠的。

手環是如何運作的?

手環的原理其實就是一個電子三軸加速度計。它能夠準確偵測物體的運動性質,所以在探測到身體的三維動作後,再配合專有算法就能計算出我們的動作模式、步數、行走距離和卡路裡消耗等等。



監測步數和卡路里消耗的准確度

那到底在日常生活中它的准確度又如何呢?

簡單來說就是一般情況時的步數還算准確,但卡路裡消耗就有些出入了。

這文獻包括了 67 個相關研究來探討步數和卡路裡消耗的准確度,研究包括健康人士也包括行動不便的老年人。

就步數來說准確度還算不錯的,在可控測試中傾向低估步數一點點,而較大的誤差主要出現在行動不便的老人身上。

智能手環當然一般都是在手上,不過原來佩帶位置也會影響手環的准確性,最准確的位置其實是腳踝,而放在軀干時的准確度是最低的。

另外一點是若果帶在手上行走時的動作不自然,例如是拿著重物或推著手推車時也難免會出現誤差。

行走速度也是會影響准確度的,以走得特別慢時的誤差最大。


佩帶位置和步速對誤差的影響,以步速特別慢和佩帶在身上時的誤差最大。圖來自 https://mhealth.jmir.org/2018/8/e10527/


不過相比起步數的准確度,卡路里消耗方面就差遠了,只有約一半時間的誤差值在10% 之內。

為甚麼呢?一個主因是手環無法分別佩帶者是如何移動的,同樣是走十步,但走平路、走斜路和爬樓梯的消耗不同,做運動和日常生活動作的消耗也不同,身上有沒有負重的消耗當然也不同,所以計算出的能量消耗難免跟現實有些出入。



卡路里消耗的誤差分佈。圖來自 https://mhealth.jmir.org/2018/8/e10527/

那手環對減肥有幫助嗎?

這研究所給出的答案是,有可能會有反效果。

這個來自美國的研究包括471 名參加者,他們食用低碳水化合物餐單,加大運動量和參加集體輔導小組來減肥。當中一半參加者經由網站自行監察飲食和運動量,另一半則是使用穿戴式裝置。

結果顯示使用穿戴式裝置那一組在兩年期間平均減掉 3.5 公斤,但對照組平均減掉了 5.9 公斤。

為甚麼呢?當然能量消耗不太准確是有一定影響,但即使准確似乎也沒有太大幫助,而一切問題的來源歸於人性。

研究的說法是減肥必需要有堅定的意志,而穿戴式裝置的即時反饋有機會做成反效果。你在努力過後可能會認為最近做得不錯結果令自已松懈下來偷懶一下,又或者是吃一點平時不會吃的食物,結果把自已的努力付之東流。


女士們,你大概沒想過你的化妝品可以如此的髒

女士们,你大概没想过你的化妆品会如此的脏

化妝品每天都要往面上塗,接觸到皮膚會沾到微生物是難以避免的。當然化妝品並不需要無菌,但受到微生物污染的話卻有機會危害健康,稍一不慎就會令皮膚甚至是眼睛受到感染。跟據歐洲的標准是眼部化妝品的含菌量不應超出每毫升 100 個菌落形成單位,其他的也不應超出 1000 個,至於像念珠菌、葡萄球菌和腸球菌等害菌更是不應存在的。

不過標準歸標準,化妝品多含有水份正是細菌滋生的溫床,而這研究顯示化妝品確實有著各種各樣的細菌,當中不乏超出含量標准的致病微生物。

研究收集了四百多個捐出來的化妝品,包括口紅、眼線、睫毛液和美妝蛋等等。發現化妝品上都沾滿細菌,在測試當中八至九成的化妝品都含有致病微生物,當中包括葡萄球菌、大腸杆菌和弗氏檸檬酸杆菌等等。

更大的問題是 26% 的樣本含有腸球菌。沒錯腸球菌只存在於糞便之中,亦即是四分一的化妝品被糞便污染了。。。

受污染最嚴重的是美妝蛋,細菌含量要比其他化妝品最少高出一千倍。。。!



為甚麼呢?看看美妝蛋的樣子你就知道了,體積細小形狀又不規則,大概就是最容易掉在地上的化妝品。掉到地上後你會怎樣做呢?十有八九是拾起來吹一吹就繼續用,研究裡面也是這樣,絶大部份的美妝蛋從沒有被清潔過,當中三分之二人表示即使掉在地上也會拾起來就繼續使用。

研究說污染如此嚴重的主因是使用者的衞生欠佳,絶大部分產品從來沒有清潔過。也有很多人選擇在洗手間化妝,但沒洗手就直接化妝才沾到細菌的,

對此研究的建議是:


  • 在化妝前先洗面洗手
  • 定期清洗用具,掉在地上的話最低限度也沖一下。。。
  • 不要和別人合用

Friday, December 13, 2019

糖尿病人要少食多餐有跟據嗎?



糖尿病人有胰島素抗性的問題,又或者無法分泌足夠的胰島素,所以血糖控制才會變差。一般來說我們每天三餐應該要定時才是健康,不過對糖尿病人有一個說法是小食多餐會比較好,因為可以避免一次過吸收大量攝取太多的糖分令血糖大起大落,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藥物生效時血糖過低。

不過這有另外一個說法是人應該是按生理時鐘吃飯才比較健康。一般來說人在日間比較活躍,到了晚上要休息的時候就會進入節能狀態,所以人體的設定是血糖值在日間會升高來應付活動所需,在夜間降下來准備休息。若在晚上吃東西的話等於是在本應是休息的時間來升高血糖,打擾了身體在代謝方面的調節。所以在晚上吃東西完全違背了人體的生理習慣,結果就是影響代謝健康了。



那到底是那一個說法可信呢?這個研究就找來研究把 28 名糖尿病患者隨機分成兩組,一組是少食多餐一天吃六餐,另一組正常地一天三餐,兩組的總卡路里是一樣的,然後在兩星期和十二星期後量度體量、血糖和生物鐘指標。

既然是要按生理時鐘吃飯,這個一天三餐當然是有點講究的。做法是早餐吃得最多,中午吃少一點,而晚餐的份量最小,過後就不再吃東西了。至於食物種類方面,面包水果甚至是糖果這些糖分高的食物都可以在早上吃,但晚餐就沒有任何碳水化合物。

而結果是一天六餐無助於血糖控制,群組並無顯著減重,食欲控制方面也比較差。這樣吃的話更有機會令問題惡化需要更重度的治療,在需要注射高量胰島素的病人身上更為嚴重。

相比之下一天三餐更容易控制食欲和減重,平均減掉 5 公斤有多,也成功地減了血糖。更重要的是這群組所需要注射的胰島素也有所減少,部份人更可以停止使用。

所以不要再少食多餐了,跟據生物鐘來吃飯才能降低胰島素抗性的問題!

Saturday, December 7, 2019

我們吃了好久的鈣片和維他命D,原來並沒有效果

医疗保健 (144):我们吃了好久的钙片和维他命D,可能跟本就沒用│容谨

維持骨骼健康需要多攝取鈣質,而維他命D有助吸收,所以兩者需要同時服用來預防骨質疏鬆。這說法差不多是常識了,但現在最新的研究指鈣片和維他命D補充劑可能跟本就沒有任何作用,我們一直只是在浪費金錢。

鈣片的功效微乎其微

隨著年紀增長我們身體吸收鈣質的能力有所下降,的確是容易缺鈣的,特別是更年期婦女失去了女性荷爾蒙的保護作用後就更易骨質疏鬆。

不過鈣質雖然是骨骼健康所需,但越來越多的證據指補充劑的效用甚微。例如這個在15年的研究顯示服用鈣質補充劑在頭一年的確增加了骨質密度約1%,但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對骨質的好處僅止於此,無助降低骨折風險。

又例如這個 05 年刊在刺針期刊的隨機臨床研究,結果是無論是否配合維他命D來服用,鈣補充劑也無法預防骨折。(見下圖)

圖片來自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40673605630139?via%3Dihub

鈣片也不是沒有副作用的,它能導致腸胃不適、便秘或腎石,更有可能提高心血管病風險。既然沒有用,又何苦要繼續吃呢?最新的說法是飲食來源的鈣質要比補充劑的好,所以鈣質應從奶品、魚類或堅果攝取,還有要多做負重運動才能預防骨質疏鬆。

從食物攝取足夠的鈣質並沒有想像中困難,所有年齡層每日只需500毫克左右就能維持骨骼健康,絶大部份人只需250毫克左右就足夠了。所以健康人士並不需要補充鈣質,即使是骨質疏鬆病人也沒有理由吃鈣片,因為實在缺乏證據顯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