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素肉非常受歡迎,味道跟真肉相似得幾可亂真,種類也非常多樣化,有香腸、漢堡扒免治肉等等,素食餐廳和超市都很常見到。
素食給人的印像就是比較健康,相比之下加工肉類像午餐肉、香腸和煙肉都會增加心血管病和癌症風險,是不能多吃的,那素肉又是否健康的代替品呢?
素肉跟牛肉的成分比較
上圖是一大廠的素肉跟牛肉的成分比較。
紙面上看兩者的蛋白質含量差不多,素肉的蛋白質成分主要是來自豆類或小麥,脂肪主要來自椰子油和其他植物油,有一點點的纖維素,亦不含膽固醇。
不過要模仿到肉類的口感和味道顯然需要不少的加工,而這過程無可能避地會流失養分,為了增添肉味亦會添加血紅素、不同的調味和鹽分等。
素肉最不健康的地方是鹽分太高,一塊四安士的漢堡扒就有近 400 毫克的鹽,已等於每日攝取量的 16%,而一般的牛肉漢堡扒只有 75 毫克。
總括來說素肉雖然不含膽固醇,飽和脂肪含量比肉類低,有一點點的纖維素,不過還是屬於鹽分高高加工食品。
所以用來最代加工肉類是可以的,但它還是屬於高加工食物,最好每星期只吃一兩次。
除了鹽分太高外,素肉其實也不是一個太好的蛋白質來源。
相比起動物蛋白質,植物蛋白是有點先天不足的,想單從植物攝取蛋白質的話是絶對要花更多的功夫。
為甚麼來自動物的蛋白質比植物優勝呢?
組成蛋白質的最小原材料是氨基酸,氨基酸總共有 20 種,當中有 9 種是人體無法自行制造的,必需從食物攝取,它們被稱為必需氨基酸。
只要是肉類、蛋類和奶類都含有這些必需氨基酸,含量高也較容易消化。
可是植物性食物中大多是缺乏必需氨基酸的,雖然大豆、鷹咀豆等豆類食物的蛋白質含量豐富但卻缺少了必需氨基酸,只有像藜麥,蕎麥和奇亞籽等極少數才有。
但無論如何含量和質量還是比不上動物來源的,消化也比較困難。
而即使你在數字上吃夠了植物蛋白,它對維持肌肉的效果還是要比動物來源差。
肌肉衰退的原因是氨基酸流失,要刺激肌肉生長當然要多運動,但前提是能從飲食中攝取到足夠的氨基酸。
最近的研究指大豆雖然是植物食物當中蛋白質含量最高的,但若以同等重量來計算,動物蛋白質對肌肉生成的刺激力度較大,對預防老年肌肉衰退的效果比較好。
在年輕時刺激力度低一點不是問題,在這研究中年輕人每日只需要吸收約 20 克的乳清蛋白就可以刺激肌肉生成了,不用太擔心肌肉衰減。
可是年紀大了,身體的代謝能力下降了,也就需要更多的蛋白質吸收才能刺激肌肉生成。上面的研究中年輕人只需要 20 克,但老年人則需要 40 克才有同樣的效果,若將乳清蛋白轉成植物蛋白那就需要 60 克才成。
所以若是單單從肉類轉到吃素但沒有增加攝取量的話,那很容易會導致老年肌肉衰退,所以多吃素沒問題,最好還是不要完全戒吃肉類才穏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